2020年12月31日,浙江省委常委、溫州市委書記陳偉俊一行來到集團張宅河公交首末站,調研指導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工作,還宣布“甌越清風公交專線”開通。
2021年3月2日,浙江副省長劉小濤在集團上報的《溫州市快速公交(BRT)運行五周年給城市帶來的四大可喜變化》上作出批示:溫州市堅持公交優先理念,五年來積極構建“三橫五縱”快速通道,持續改進公共交通服務、優化市域出行結構、塑造文明出行氛圍,人民群眾出行的幸福感、安全感不斷提升,成效值得肯定。
2021年2月18日,溫州市委副書記、市長姚高員在集團上報的《我市快速公交(BRT)運行五周年給城市帶來的四大可喜變化》上作出批示:老百姓歡迎的事要持續辦好,辦的更好。
成功打造公共交通城市VIP通道,讓公交出行更加便捷
自2015年12月27日BRT一號線正式“問世”以來,短短5年時間溫州BRT線網已發展成“三橫五縱”的格局,營運車輛共422輛,實現了從“力薄勢單”到“成網成片”的跨越。BRT“成網成片”后的優勢充分顯示出來,常規公交平均速度是16km/h,高峰時段平均速度是15km/h,而溫州市運行的B1路平均速度是21.74km/h,高峰時段平均速度是20.70km/h。BRT以其高效便捷贏得市民的喜愛和信賴,市民李峰認為,與普通公交相比,BRT公交車順暢快捷,免費換乘還省錢。
持續提升BRT公共服務供給水平,讓公交出行更加舒適
全方位提升BRT的服務水平,讓乘坐BRT不僅是一種選擇,更是一種習慣。據2020年民意調查,市民對快速公交滿意度達98%。
一是以星級標準提供車內環境。市交運集團以星級系列標準化創建為載體,加強了公交車衛生和安全工作。不少市內公交車廂內環境甚至比家里還衛生。
二是讓候車時間成為短暫的精彩時刻。一方面,傾力打造智慧公交,率先實現候車智能化。市民通過手機安裝“我看行”App或關注“溫州交運”公眾號,實時查詢公交班次信息、到站信息,合理規劃出行時間。另一方面,在BRT廊道推進全國首創的城市書巢建設,以自愿捐贈、自由置換、自覺借還的方式,供乘客免費閱讀,構建城市書香驛站,打造交運墨香樣板。
三是推進線路共融,打造更便利的換乘模式。BRT公交相對其他城市更注重于與普通公交的共融提升,通過對整個BRT廊道統籌融合使用,最大化提升BRT廊道使用效益,實現與常規公交的換乘交流,讓乘客不出站便可在BRT和普通公交之間隨心切換。
在BRT快速公交的支撐下,我市公交分擔率已達29.6%,在沒有地鐵的情況下位居全省第三,與位居第二的寧波只差1.5%,高出位居第四的湖州5%。同時在BRT規劃設計過程中,充分考慮BRT站點設施、專用通道對其他車輛路權的影響。大部分BRT主線站點以路側式廊道為主,減少了道路資源的占用,提高了道路利用率,同時少量配置的路中式廊道也充分考量和保障路權。BRT運行不僅沒有對其他城市交通工具造成負面影響,通過啟用專用通道反而減少了公交對路權的占用,進一步暢通了城市“毛細血管”。2020年,我市城市主干道早晚高峰機動車平均車速為24.2公里/小時,交通健康指數由2014年的全國倒數第8提升到正向第5(在全國機動車保有量200萬級別的城市中)。此外,目前有325輛BRT車輛采用新能源型公交車、占比達77%,大大降低燃油消耗和尾氣排放。據估算,新能源公交車比燃油公交車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5300噸,相當于植樹造林三十多公頃。
充分利用BRT廊道的空間資源,相繼設置了誠信零幣箱、急救藥包、誠信雨傘、噴霧系統、移動充電寶、BRT貼心小客服、誠信口罩等,打造成為分布全城的一個個愛心服務站。為方便寶媽們推著嬰兒車帶寶寶乘公交,率先完成了B1線、B2線等近140多輛公交車的改裝,在車內設置一處可供嬰兒車停放的動態空間,并設軟墊護欄板和自動伸縮式安全帶用于嬰兒車固定,讓推嬰兒車坐公交成為溫州特有的風景線。同時,利用BRT公交車和站點遍布全市的特點,打造走失人員的“守護驛站”,幫助走失人員早發現、早安置、早處理,讓站臺和公交車輛成為“守護驛站”,指引安全歸途。截至2020年12月底,已累計幫助19位走失人員安全返家。
近年來,溫州快速公交(BRT)以快捷、舒適的出行體驗,細心、周到的優質服務得到市民的普遍認可和省市領導的批示肯定。溫州市交運集團將進一步優化線網結構,提升服務品質,打造全國一流、人民滿意的公共交通企業。